建筑基础知识 | 智能建筑首页 | 申米网首页 |
|
|
|
|
|
告别居住贫困,
中国人也可以住独栋别墅
原子智库 | 傅蔚冈:告别居住贫困,中国人也可以住独栋别墅原子智库视频
2019-03-01 19:24:00 过去四十年,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,不过这种改善并不平稳,“衣食住行”这几件事情里,住房始终是民众关注最多,负担最重的一项。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过低,城市住房普遍以公寓为主,这和别墅独栋为主的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差别。这里面的原因在哪里?中国人能否住上宽大的别墅,享受舒适的住房? 最近,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在北京“人文经济讲座”发表演讲,谈中国人的住房问题。
以下是傅蔚冈演讲的要点: 1、中国的城市无论大小,全在追求大型社区和高楼,这和国外有显著的差别。 2、无论住房面积还是户型房型,欧美发达国家的住房条件比中国好。领土面积广的俄罗斯,住房条件却不怎么样。 3、从平房住进楼房过去经常被认为是好现象,住公寓楼的缺陷总是被忽略。 4、偏爱公寓的城市规划和计划经济思想有关,追求土地集约利用和环保主义,让单元楼大行其道。 5、中国人要打破对单元房的迷信。只要放松管制,增加住房用地,中国人也能住上大房子。 以下是傅蔚冈演讲的正文: 我的演讲题目是“告别居住贫困——中国人也可以住大房子”。什么叫居住贫困?房子住得小、居住差,这就叫居住贫困。“居住贫困”这词是国内社科院的农村经济研究所党国英老师提出来的,我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好。 一、热爱高楼的中国城市 我们先来对比两个城市。一个是中国的中山,一个是日本的埼玉。中山在中国广东省,是大湾区很重要的部分。中山市的面积将近1783平方公里,2017年的人口是326万。埼玉在日本东京西部,2014年的人口将近724万,近3800平方公里,面积相当于中山的两倍,人口也是两倍多。然而从城市形态来看,中山看起来更先进,因为全是密密麻麻的高楼。日本埼玉全是两三层楼的房子——日本有很多这种一户建的房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大的差别呢?我们稍后再讲。 在座有没有江苏启东的朋友?恒大在江苏启东盖了一个非常厉害的楼盘,叫恒大威尼斯。厉害在哪里呢?他们建了一个人造大海。中国的海滨城市,真正海很好的很少。浙江和江苏的沿海,都是泥沙浑浊,很多所谓海景房,一眼望去全是浑浊。 恒大很有企业家的想象,他们在离大海500米或1公里的地方筑了一个大坝,将海水过滤再放进来。小区边上的海水很蓝,和三亚的海水几乎一样。这个小区的楼盘非常大,将近两千多亩,里面有五星级酒店,有别墅,更多是住宅。从远处走过去看,触目惊心,或说非常有震撼力。启东这里还到处是农田,突然之间高楼矗立,这就来到了恒大威尼斯。 这样的景象在中国的城市非常普遍。坐高铁从上海到北京,你会发现一些小县城的边上,全盖着十几层二十层的高楼。这种情况在东京到大阪的新干线边上就很少见。日本的城市和城市之间,全是两三层楼的房子蔓延开来。 二、发达国家的住房什么样 前段时候看美剧最大的感受是,人家住非常大的房子,院子停好几辆车。为什么中国人住得这么少,美国就可以住这么大呢?去年我看了一部电影《99个家》,讲金融危机爆发前,资本主义世界下的房产中介故事。有一个景象让我很震撼。佛罗里达在美国有一个迪斯尼,非常大,很多人喜欢到那里度假,年老退休的人喜欢到那里去。那里的房子几乎全是这样。
去年我到美国密歇根州,从底特律到边上一个小城市要乘飞机,160公里的距离全是低空飞行。下面全是两三层楼的房子。美国有一个词叫“蔓延”,城市从中间往外移,全是类似的房子。当时我就在想,美国人住得可真舒服。当你长期住在狭窄的房子里再看这个,就会感到特别的震撼。
美国的家庭居住面积有多大?看了一些数据,确实非常吓人。1950年人均面积292英尺,2011年人均954英尺,香港有一个词千尺豪宅,相当于美国的人均面积在香港变成豪宅的标准,相当于人均80平米左右的房子,这是一个典型的情况。 其它发达国家怎么样呢?受教科书或其它方面影响,很多人觉得日本的房子面积很小。后来我到日本后发现,主流最小户型的面积是95平米。法国112平米,加拿大是181,澳大利亚214,然后才是美国。有意思的是,号称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,人民的居住面积最小。俄罗斯主流的最小户型面积只有57平米,中国比它强一点是60平米。 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美国这样国土面积广大的国家,人均居住面积大不足为怪。俄罗斯是全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,为什么住得这么寒碜?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,值得我们思考。 再来看人均居住面积吧。2009年的数据,中国人均住房面积是20平米,俄罗斯比我们多2平米,美国77平米,澳大利亚89平米,加拿大72平米。更惨的是香港,只有15平米,这是2009年的情况。现在情况没有大的变化。 三、“居住贫困”原因分析 中国的居住面积是非常狭小的,包括中国大陆、中国香港,我把它称之为居住贫困。居住贫困代表两个意思,第一你住得小,第二你的户型、房型以单元楼为主,大家都住公寓。在座的朋友住别墅的比例非常低。如果在澳大利亚或加拿大,在座的大部分是住别墅,住公寓的反而非常少。这就是现状和差距。 为什么会住得差或者住得少呢?通常的解释,也是好多政策出发的基点,据说是因为中国人多地少,土地必须要集约化经营。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,如果我们中国人都过上像美国这样的生活,地球还不得怎么样怎么样。如果我们住美国人那样大的房子,中国会怎么样怎么样。 可是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,中国和欧洲还有一些发达国家,从人口密度来比较,中国的人口密度114人/平方公里,荷兰414人/平方公里,荷兰的人口密度这么大,但是荷兰也实现了50%以上的人住独栋。他们怎么就能实现的呢? 各国的经济密度,包括城市人口、城市总面积、城市化率、非农占比,中国的经济密度其实非常低。中国有很大的土地,为什么住房这么小,以至于形成居住贫困这样的现象。我个人认为,土地供给错配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。 据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的研究,“供需错配解开中国房价分化之迷”,他观察到,2003年之后,沿海城市人口增加,土地出让占比却慢慢减少。西部地区供地面积在增加,但东部所占的比重在减少,这是国家范围内大的空间错配。在可见的将来,这种国土利用规划的趋势还会延续,现在没有大的改变。 其次是用地的错配。大家都说北京用地紧张,我到北京通常住东三环的酒店,在好几个酒店推开窗向外看,都会发现很多绿地或森林,这在其它城市很少见。北京的绿地和森林特别多,当然这给空气净化带来非常好的一面,可是再看用地结松就没那么好。国际上的居住建设用地,首尔、伦敦、纽约占40%以上,首尔达60%,国内一般是20%到30%。中国很多城市有工业用地和开发区,土地是荒的。 第三,房型的错配。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,从2000年到2017年之间,各种用途新开房屋面积总的比例,按统计局的数据分五大类:新开房屋、住宅、办公楼、商业营业用地、房地产开发其它用地。从2000年到2017年,住宅用地比例从82%降到70%,住宅用地在慢慢减少。 很多城市搞旧城改造,很多棚户区改建成商场,这部分人搬出来以后住更高的楼,住房面积就减少了。住宅用地中的别墅占多少比例呢?2000年别墅只占5%,02年达到最高峰7%,2017年3%,100套房子里面,别墅的面积占比3%。很多人说想住别墅,但只有3%的住宅面积才属于别墅。 土地到底是用来盖别墅好,还是盖公寓好呢?这其实是要选择的。 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,一定是公寓楼比较多,因为土地用地紧张,大家就往上盖。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区别在哪儿?全国范围来看,别墅占比只有3%。不止大城市这样,小城市也是这样,中等城市也是这样,大家都是按照这么一个规划来。 全日本的一户住宅平均是40%左右,东京比例低一点,附近的埼玉有五成到60%。中国全面范围的是3%,从2000年以来到现在,一直是3%。假设北上广深的土地稀缺,要盖高层可以理解的话,为什么县城对它施加这么严苛的管制?一个县城为什么非要住得这么密集?我们老家从去年开始搞旧城改造,县城房子全拆掉,以前两三层楼的,现在全让你住上公寓房,这是中国非常特殊的现象。 四、住公寓楼,有什么缺点 几年来有一个词,从平房住进楼房,是被大家视为好现象。现在我们称之为住房贫困。现在我们要谈一谈,住公寓楼有哪些不好呢? 第一,公寓不利于生孩子。大象公会发过一篇作者是美国教授史玉的文章,谈苏东国家的生育诅咒。2009年一个环保博客绘制了人口负增长的曲线图,发现东欧国家尤其俄罗斯呈现人口负增长。原因可能是因为房子小,苏东国家的房子以公寓为主。 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,或者叫“生育黑洞”。凡是住进公寓,生育率就大幅下降。如果你问美国的朋友,发现人家本来住市区,后来成立家庭,马上会搬到郊区。他们不会说我在城里养孩子,这种现象极其少。现在中国开始考虑所谓的生育断崖问题,很重要的考虑是我们房子的结构。 第二,价值减损。计划经济时代修的房子,现在的形容叫“老破小”。这些房子很难维修,因为涉及到的人很多,要不要装电梯,要给几层的房子装电梯,装电梯时还要集体行动,很多人不同意装电梯怎么办。很难达成一致,维修和物业就上不去。 老公房住着很多老同志,退休金低,物业费收不上,导致环境糟,价值差。香港公寓楼也有这种情况,刚住进去时还是崭新,过十年二十年,由于缺乏维护,财产贬值非常大。如果你住别墅或独栋,维护起来简单一点,价值不容易减损。 此外,还有交通拥堵。北京有一个号称全亚洲最大的社区,200平米的面积一共20层,每层住20个人,那就可以有400个人。这么一点面积往上垂直,一共就有400人。小区的车增多,停车就会比较麻烦,这就带来交通拥堵的问题。如果说住别墅,面积集中摊开来,会有很多的道路,堵车就不会这么严重。 还有一点,消费抑制。以我自己买书作为例子吧。中国的书价和国外相比还是蛮便宜的,一本书四五十块钱,但是书所占的地方很贵。一个书房15平米,至少150万。书房这么贵,或者干脆没书房,你不得不少买书。 相同的道理,你看到一个东西很好,想买回放在家,一看家里没地方放,不愿意买,这就是消费抑制。此外,买房还按揭也是在抑制其它消费。这些都是微观层面观察。每个人累计起来,在宏观层面就会体现出来。 最后谈一个问题,是治安的比较。欧洲和伦敦、巴黎的公寓区,一般来说社会治安比较差。是不是住户的收入低,导致治安的问题。由于没有确切结论,我就不细讲。但可以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。如果你住过二三十层的房子,就会意识到:小区治安管理是在削弱的。这也是居住贫困的一个表现。 五、公寓为何多,别墅为何少 在座绝大多数人,我想你们都希望住上更大的房子。为什么不提供这样的房子?为什么建那么多公寓和单元房呢? 我想一个可能是,为了公平。我们现在的单元房还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,其实一些更老的筒子楼,使用共用卫生间,共用厨房。为什么有这种现象?这种房子体现了公平。大家住在一起,没有谁比谁的房子更好。厂长经理和普通员工住一起,大家都能见度,这是过去理想的公平社会的一个方面,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。 第二,集约。近200平米的面积再往上盖20层,一层住20个人,一下就可以住400个人。400个人只占用200平米的面积,非常集约用地。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,一直都在强调要集约用地。对建设用地千方百计予以保证,对住房用地严格限制,这是计划经济国家都有的一个特点。 前一段时间,我有一位朋友到塞尔维亚旅游,他觉得当地和国内很相像,大家都住苏式建筑的房子,很少有独栋。这就是过去计划经济国家的特点。我们中学的时候,学习时事政治,往往会谈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。比如农村的房子,搞城市化了,不能像农村一样一家一户自己一个院子,那是浪费。怎么办?盖公寓,出现小镇上二三十层的房子。在全世界其它地方很少见。 第三,环保。这么多人在一起,消耗资源摊到更多平面上,占用土地资源太多,是不是很浪费?如果公寓楼再配上公共交通,是不是很完美的生活方式?因为那样非常集约环保。现在很多地方搞新城建设,都是按照这种思路做。 这个观念最早来自于哪里呢?还是来自于苏联。当时理想的城市是,大家住单元房,土地集约利用。美国式郊区受到批判,当时认为美国式郊区杂乱无章,占用太多土地,而理想的居住社区是几栋单元楼,加一些商业中心,再加上公共交通,私人所占空间越少越好。 商场一盖起来,很多活动转移到外面来,不需要在家里。家里不就是提供吃饭睡觉的地方吗?我们看到,中国很多盖房子的思路,差不多都是这样。 这种观念不止影响计划经济国家,很多欧洲国家也受影响,最典型的是瑞典,他们也盖了很多类似的房子。在规划师印象中,这样是最美好,更节约土地的。大家最好不要开小汽车,大家坐公共交通一起来上班,同一层楼里面大家可以沟通交流。70年代瑞典盖起很多类似的房子,后来这些房子慢慢被淘汰掉。 六、中国人也能住上大房子 实际上,绝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有住大房子的欲望。现在小朋友看《小猪佩奇》,有人分析他们家的收入状况,住在离伦敦市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独栋,父亲是做电脑的,母亲做财务会计。还有人分析日本的漫画《樱桃小丸子》,也是类似情况,他们都是住独栋房子的。 我的老家小镇有一万多人,现在盖起了十几层的房子。无论当地的长官还是下面很多人,刚开始的时候,大家都觉得挺好。还有很多不识大局的老乡说,为什么拆掉我们的房子,我们两层的房子挺好,为什么非要让我们住那样的房子?现实情况是,从平房或两层独立小房搬到高楼住的现象,现在越来越多。 从前面数据看,在相当长时间内,我们没法新增土地面积,独栋所占比例3%,这个趋势很难扭转。70-90政策以来(编者注:指政府部门出让住宅建设用地时,要求70%的住房在90平米以下),这种情况会更严重。现在计划生育放开,四口五口之家大量出现,马上房子不够用了,70-90政策什么时候废除还是个疑问。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住得越来越好。很多人又担心,土地放开之后,会不会乱?我和好几个房地产商沟通交流,他们说,如果真的让我们自己来做,我们怎么会乱搞呢? 从国外的经验看,美国对房屋管制最松的州是德克萨斯州,休斯敦的房屋管制最松,房价最便宜,住的面积最好,也没有导致其它乱象。 中国人要打破对单元房的迷信。很多担忧中国人多地少,住房占用土地怎么办?前面已经讲了,世界上好多国家和地区用了更少的单元房、更多的独栋,其实没有导致更多的土地浪费。原因在哪里?把工业用地的比例调下来,把居住用地的比例提上去,很多空间都可以重新改造。 2002年我第一次去大阪,感觉现代化程度远不如上海。我们所谓的现代化无非就是高楼,大阪高楼没有上海多。大阪的人口密度比我们高到不知哪里去了,人家没有这么多高房子,也能住得这么好。 这里面一定有逻辑。中国人能不能走出居住贫困,住上大房子?领导层要改变规划思路,民众知识和舆论也要转变,大家将来住上独立独栋的房子,还是可以的。 最后介绍一本书,我今天讲的很多内容来自于这本书,《关于规划为什么会失败》。这本书不止讲到住房,还讲到了交通。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谢谢大家!
多地规划建设空中城市森林花园,第四代房已来临? 2018-8-18
|
友情链接 | 普照网 | 久久亮 | 觅你网 | 小区网 | 懒人网 | 空调网 | 毛豆网 |
沪ICP备15047743号
上海申米楼宇有限公司 上海觅你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021-62973663 QQ:1228366484
上班时间:上午8:30到下午5:30,周一到周五(非工作时间电话或QQ联系,手机:13601842323)
公司地址:上海市中山北路3751弄15号807室/光复西路1995弄15号807室(海鑫公寓内,华师大南,苏州河北)
版权所有,盗版必究